夫妻能长久的秘诀就是一个字:熬。
从乐观的层面来看,夫妻关系的持久维系离不开包容、欣赏、共同成长及深刻理解。然而,从现实或人性的视角审视,任何长久的关系本质上都是逆人性的。若遵循人的自然本性,长久的关系几乎不可能存在。
以婚姻为例,婚姻生活往往趋于平淡,能够消磨掉激情、热情与爱情。日常琐事本就乏味,还需应对柴米油盐、养老育小及家庭杂务等。这些细碎的烦恼足以让夫妻中的一方在大部分时间里感到不快。逃避不快是人之本能反应。
此外,人性倾向于喜新厌旧、趋利避害。一旦双方展露出真实面貌,曾经赋予对方的理想化与美化形象便不复存在。当发现伴侣并未如预期般完美时,便需依靠道德与背叛成本来维系关系。不可否认,数十年如一日地面对同一个人或事物,必然会产生厌倦与疲惫,进而引发怀疑与好奇,反思未选择之路上是否更为美好。
事实上,在离婚与勉强维持婚姻之间徘徊是婚姻生活的常态。而“凑合”一词,虽看似违背初衷,实则揭示了关系持久的真正动力:利益、责任及分手的沉重代价。
长久的婚姻虽需历经磨砺,但此“熬”非彼“熬”。单纯的忍耐难以持久,必须有所收获以平衡痛苦,这是人性使然。付出、牺牲与承担需有所回馈。
至于长久的夫妻关系中伴侣能提供的,激情、甜蜜与浪漫或许已成过往云烟,偶尔的闪现如同生活中的小确幸。就个人需求而言,唯一可能长久满足的是性需求,它是夫妻间唯一能够持续提供的价值。性满足了个体最原始、本能的冲动,而经济则满足了基本的生活需求。尽管人的需求可能随着基本需求的满足而增长,但基础需求的满足至少能让人在未能获得更多时勉强维持生活。
步入人生的某个阶段,人们往往聚焦于两大核心议题:一是性,二是财富。关键在于理解,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拥有各自的基本需求。任何人际关系,若忽视这些基础需求,都将难以维系。毕竟,婚姻是双人舞,而饮食男女,实为人的基本欲望所在。
诚然,世间不乏灵魂伴侣、相敬如宾的佳话,但那毕竟是凤毛麟角,需要双方超凡的智慧与默契。对于大多数平凡夫妻而言,孩子的诞生往往是关系转折的关键。于是,夫妻间的纽带逐渐从浪漫的爱情转变为对孩子、责任、利益及牺牲的共担。现实生活的磨砺让人趋向务实,那些诗与远方的浪漫逐渐淡出,如同遥远的奢侈品。生活愈发简约,只需满足基本的性与经济需求,便足以心安。
在某种视角下,夫妻间的情感纽带确实基于性爱与经济基础。否则,脆弱的情感往往难以抵挡时间的侵蚀,一次争执或许就足以动摇关系的根基,让人渴望逃离。
至于爱情,它更像是一场短暂而多变的体验,难以持久,且易被替代。追求爱情无可厚非,但强求则易导致心态失衡,难以承受失落之痛。爱情作为人的自然属性,与婚姻——这一社会构建的单位——截然不同。爱情可滋养心灵,而婚姻则是最真实的生活写照。
婚姻的本质更多在于为社会培育稳定劳动力,而非单纯基于爱情。法律从未规定婚姻必须以爱情为前提,是人们的观念赋予了爱情以婚姻的合法性。婚姻实质上是一种资源优化组合。因此,将婚姻视为一场双人合作,如同携手共创企业,方有可能收获幸福。在婚姻中,双赢是唯一的法则;单方面的满足只能导致双输,这是不变的真理。合作顺畅则婚姻美满,反之则可能走向失败与痛苦。如同两个家族携手组建的家庭企业,孩子成为共同的产品,幸福则是衡量成功的利润。双方需持续学习经营之道,因为任何一方的失败都可能终结这段合作,正如许多家庭最终分道扬镳,孩子成为唯一的遗憾。
文章来自互联网,只做分享使用。发布者:叮当,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dingdanghao.com/article/7483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