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德时代
-
宁德时代中国石化达成合作协议:要建10000座换电站
电脑知识网4月2日消息,宁德时代官宣,近日,其与中国石化在北京签署合作框架协议。 根据协议,双方将全面深化长期战略合作关系,共同建设覆盖全国的换电生态网络,今年将建设不少于500座换电站,长期目标是扩展至10000座。 宁德时代董事长兼CEO曾毓群与中国石化董事长、党组书记马永生,宁德时代首席投资官王红波,中国石化总经理、党组副书记赵东进行座谈并一同见证签约…
-
宁德时代CTO:为了超充过多牺牲电池产品可靠性不可取
电脑知识网3月31日消息,当前5C超充已经无法得到满足,今年将有兆瓦快充新品布局落地,同时也引发了一种思考:电动车补能是真的是越快越好吗? 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快速发展,超充技术成为众多车企关注的焦点,但部分企业为抢占市场,将实验室参数作为卖点,未解决快充对电池结构的长期冲击。 近日在电动汽车百人会上,宁德时代CTO高焕就电池超充做了分享,其认为,为了超充,…
-
对换电的质疑,可以结束了
【科技号】在新能源车的补能体系当中,换电算是一个比较特殊的存在,在行业当中也只有蔚来和宁德时代在坚持。 一家是造车新势力第一阵营当中的一员,用换电形成了自己的护城河;另外一家是动力电池领域的老大,目前也在构建自己的换电联盟。 而就在几天前,蔚来与宁德时代正式官宣合作,双方也将共同打造全球最大换电网络,并推进行业技术标准的统一。 蔚来的换电站目前主要服务自家车…
-
蔚来要翻身了!获宁德时代投资 港股一度涨超17%
3月18日消息,昨日晚间,蔚来与宁德时代在福建宁德签署重大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宣布将通过资本合作与技术协同,共建全球最大乘用车换电服务网络。 受此消息提振,蔚来港股18日开盘即强势拉升,午间涨幅一度达17.63%,创下近期股价新高。 根据协议内容,宁德时代将战略投资蔚来能源不超过25亿元人民币,双方合作涵盖三大核心维度: 其一,构建覆盖全系乘用车的换电网络体系…
-
宁德时代:正在开发第二代钠电池,性能指标已经与磷酸铁锂电池接近
3 月 17 日消息,宁德时代日前在业绩说明会表示,公司目前正在开发第二代钠电池,性能指标已经与磷酸铁锂电池接近。只要能形成规模化应用,钠电池的成本相比磷酸铁锂电池也会有一定的优势。 钠电池和锂电池工作原理和结构类似,两者的组成成分均为正负极、隔膜、电解液,分别依靠钠离子和锂离子在电池正负极之间移动实现电能存储、输出。相比于锂电池,钠电池的能量密度要低一些,…
-
车企“抢滩”固态电池:下一代能源战打响
近期,固态电池板块掀起了一场资本狂欢,多家企业股价疯狂涨停,背后究竟是真正的技术革命,还是又一场被资本催熟的泡沫? 多位业内资深人士向钛媒体App直言,固态电池的进展依旧停留在实验室阶段,许多所谓的技术突破,其实不过是企业为博眼球而进行的宣传炒作,并未真正解决技术瓶颈。 甚至一位业内专家更为犀利地指出:“目前市面上的固态电池基本都是炒作的概念货,真正的全固态…
-
百度与宁德时代牵手成功 将在数智化与自动驾驶领域展开合作
【科技号】2月27日消息,百度官方今日宣布,百度与宁德时代,在福建正式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 双方将围绕「数智化」与「自动驾驶」两大核心领域开展,推动AI在工业上的应用和推广,以及自动驾驶出行服务的普及。 从公布的照片来看,百度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兼CEO李彦宏与宁德时代董事长兼CEO曾毓群出席并见证签约。 从公告中获悉,在数智化建设方面,百度将以全栈自主可控的…
-
百度与宁德时代“牵手成功”,围绕无人驾驶与数智化展开合作
2 月 27 日消息,北京百度网讯科技有限公司(简称“百度”)与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宁德时代”)今日宣布在福建宁德举行战略合作签约仪式。 双方将围绕无人驾驶与数智化两大核心领域展开合作,共同推动无人驾驶出行服务的普及与发展,以及 AI 在工业上的应用和推广。 百度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兼 CEO 李彦宏,宁德时代董事长兼 CEO 曾毓群等出席并…
-
宁德时代联席董事长潘健:中国电动汽车市场快速增长源于电动与智能完美融合
IT之家 1 月 31 日消息,据《商业内幕》30 日报道,在中国汽车行业,传统的“EV(电动汽车)”已被“EIV(智能电动汽车)”这一新术语取代。 宁德时代联席董事长潘健在瑞士达沃斯举行的世界经济论坛年会上,提出了上述观点。潘健解释道:“‘I’代表智能(IT之家注:即 Intelligent)。” 潘健认为,中国电动汽车市场的快速增长源于“电动”与“智能”…
-
中国汽车企业利润:宁德时代+比亚迪超100亿美元 合计占比超60%
叮当号8月24日消息,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秘书长崔东树发表文章指出,中国汽车行业的利润正逐步增强。 具体来看,利润总额已从2018年的137亿美元增至目前的170亿美元,显示出持续的增长趋势。 在汽车行业利润分布上,宁德时代和比亚迪合计占据了500强企业中62%的汽车业利润,成为绝对的盈利巨头。 相较之下,一些传统汽车制造商的利润则经历了显著下滑。 例如,一汽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