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
-
考古学家发现1.2万年前日历:足以改写人类文明的历史
叮当号8月8日消息,据媒体报道,考古学家在土耳其的哥贝克力遗址发现了1.2万年前的日历,这一发现足以改写人类文明的历史。 这套古老而精密的计时机制,镌刻于一根历经万年风霜却依然屹立不倒的石柱之上。每一个精心雕琢的“V”形符号,全年共计365个符号,精准无误地标记着日升月落、四季更迭。 在此之前,公认最早的日历记录尚属公元前150年的古…
-
陕西一溶洞内发现大熊猫化石:完整程度十分罕见
叮当号8月7日消息,据媒体报道,陕西省古生物化石保护研究中心、陕西省古生物化石专家委员会等单位的8位专家确认在汉中市城固县一石灰岩溶洞内发现大熊猫化石,其头骨化石完整度在90%以上,国内罕见。 为了探寻这一自然奇观,专家们全副武装,深入城固县的溶洞腹地,历经三天的细致搜寻与科学采集,最终在溶洞深处约180米的位置,成功挖掘出珍贵的大熊猫骨骼化石。 回溯至20…
-
世界大悬案破解!我国科学家重大发现!寒武纪生命大爆发的关键因素揭晓
叮当号7月14日消息,近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卫炜副研究员、董琳慧博士研究生和黄方教授等人研究发现,海水中对早期动物有毒害作用的硫化物和钡离子的移除,促使了寒武纪生命大爆发。 这一发现为寒武纪早期海洋氧化与生命大爆发之间的互馈机制提供了新的见解。 海洋钡离子的移除与寒武纪生命大爆发的作用关系示意图 据介绍,寒武纪早期出现了生命大爆发,传统观点认为这可能与海洋的…
-
韩国千年陶器用汉字刻着一个大 考古学家:应该是“大王”
7月12日消息,据媒体报道,韩国大伽倻邑出土一个陶器,上面刻有汉字“大”,引发学术界高度关注。 陶器上的“大”字比较清晰,下面还有个字,但是因为笔画缺失,难以辨认,考古学家推测是“王”字。 专家指出,这件陶器对于研究大伽倻历史有很大帮助,这也说明汉字在韩国历史上拥有很高的影响力。 公开资…
-
世界级重大考古发现:南海两艘古代沉船揭开神秘面纱
6月14日消息,据国内多家媒体报道,国家文物局介绍两处沉船遗址的考古成果。 经考古调查发现,遗址保存相对完好,年代比较明确,两处沉船遗址再现了明代中期海上贸易的繁盛景象,尤其是一号沉船的珐华器、二号沉船的乌木,均是沉船考古的首次发现。 资料显示,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悠久航海历史的民族,有确凿的材料证明,早在春秋战国时代,中国人就有了非常发达的近海航行技术。 到…
-
南海沉船打捞出的文物惊艳网友:明朝遗物数量超10万件
叮当号6月13日消息,据央视新闻报道,今日,国家文物局在海南琼海召开“考古中国”重大项目重要进展工作会,通报南海西北陆坡一号、二号沉船水下考古最新成果。 经过为期一年的水下考古调查,两艘沉船的分布范围已经探明,并提取出水陶器、瓷器、原木等文物928件套。 据介绍,2023年5月至2024年6月,国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等多部门,联合对南…
-
永远的迷!这对750年前的粽子是甜的还是咸的:一旦打开就无法复原
粽子甜咸之争由来已久,一般来说,南吃咸,北吃甜。那中国最早吃什么味儿的粽子呢? 临近端午节,江西省德安县博物馆的一个展柜前,每天都有许多游客驻足低头观看一对来自700多年前的粽子“老祖宗”。 这一对粽子于1988年在“南宋咸淳十年周氏墓”中出土,距今已有749年的历史,是目前世界上考古发现最早的粽子实物。 当时…
-
已有10万年!中国才是世界水稻的起源地
叮当号5月24日消息,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等全国13家单位的科研人员,利用植硅体微体化石分析等方法,通过对浙江浦江县上山文化区水稻的研究,并揭示了水稻从野生到驯化的10万年连续演化史。 这项研究进一步确认中国是世界水稻的起源地,而距今约1万年的上山文化在世界农业起源中具有重要地位。 这一重要研究成果已经在线发表于《科学》杂志。 研究表明,早在约10万年…
-
6600万年历史!泰坦龙遗骸在阿根廷南部被发现
叮当号4月12日消息,据媒体报道,阿根廷国家科学与技术研究委员会宣布,在阿根廷南部发现一具6600万年前的泰坦龙遗骸。 官方信息显示,该物种名为“Titanomachya gimenezi”,是一种新发现的泰坦巨龙,体重约7吨,生活在白垩纪末期的阿根廷巴塔哥尼亚地区。 与其他巨型恐龙相比,该泰坦龙体型较小,属于进化史上最大的草食性陆生…
-
陕西考古研究院最新成果:1400多年前北周武帝面貌成功复原
3月28日消息,据国内多家媒体报道,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发布最新研究成果,研究团队以颅骨CT扫描技术对北周武帝宇文邕进行了初步面貌复原。 通过分析控制头发、皮肤和瞳孔色素相关的基因位点后,认为武帝是黑色头发、黄色皮肤和棕色眼睛,符合典型的东北亚、东亚人长相。 资料显示,北周(557年—581年)是中国历史上南北朝的北朝之一,由西魏权臣宇文泰奠定国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