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到福州,一定要走近“中国近代海军的摇篮”—— 福州马尾船政文化城,它就像是一本厚重的史书,每一页都写满故事,绝对是历史控们的朝圣地!
船政文化城的核心区——船厂片区,包含中国船政文化博物馆、船政书局、轮机车间、绘事院、铁胁厂等重要的文博场馆和旧工业建筑,强烈建议安排半天的时间来探索这里!
✨中国船政文化博物馆
十九世纪,中国面临数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仁人志士们开始探索民族的救亡、自强之路。1866年创设于福州马尾的船政,就是近代中国人探索国家自强之道的重要实践产物,承载着追赶世界、捍卫海权的时代梦想。船政在其发展过程中,通过不懈的努力,开创了近代中国造船工业、工程科学、近代教育、海军建设等事业的基础,锤炼出了以科学与爱国为重要标志的船政精神,对中国社会的近代化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中国船政文化博物馆位于福州船政文化城马尾造船厂片区,馆内馆藏品以船政文物为专题,现有馆藏文物900余件,包括3件一级文物:法国米卢斯杜克芒公司1867年产插床、清“福建船政同治十年”车床、“大清光绪廿年”福州船政“通济舰”的舵轮。
其中有个小故事,当年船政学堂培养出不少航海人才。有位叫严复的学生,成绩优异被派去英国留学。回国后,他把西方先进思想引入中国,翻译了《天演论》,“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这句话就出自这儿,对近代中国思想变革影响超大。博物馆通过这些文物和故事,展现了船政的发展历程。
地址:福州市马尾区港口路中国船政文化城内
开放时间:周二至周日9:00—17:00(16:30停止入馆)。除法定节假日外,全年实行周一闭馆、除夕闭馆。
门票:免费
交通指南:
公交:M3/201/529/178/37/139/137/M5/M1/58/140/M2 至船政站
地铁:乘坐地铁1号线至胪雷站(A2东北口),转M2(胪雷新城5区站)至船政站,或乘坐地铁2号线至洋里站,转529/M3(洋里站)至马尾造船厂、转73路(洋里站)至马尾步行街站
✨铁胁厂
船政历史上重要的生产车间——铁胁厂,是中国最早的近代西式钢构架厂房,这里见证了船政造船技术的飞跃。以前造船用木头,后来随着技术发展,1876 年拉铁厂改造成铁胁厂,开始用铁造轮船。到 1918 年,海军飞机工程处设在这里,造出了中国第一架水上飞机“甲型一号”。
想象一下,当年工人们在这儿敲敲打打,为中国航空事业开创新篇章,真是太了不起啦!这里也是免费参观,开放时间和文化博物馆类似~
✨《最忆船政》演出
这个演出是国内首个折叠渐进式剧场、首台船政历史题材立体演艺秀、首场海洋强国多维体验剧。表演场地是由一间1975年落成的老厂房改造而成,随着“少年歌声”“孜孜以求”“制器救国”“战火忠魂”“血脉相承”“航向光明”“折叠时光”“向海图强”八幕剧情,共计80分钟的演艺,剧场机械设备可完成伸缩、升降、移动、翻转、旋转等50多种折叠变化,观众席可跟随剧情节奏前进、后退,并最终将美丽的闽江也变成了实景舞台!
《最忆船政》已经举办了超过500场公演,超过十万人次通过沉浸式的震撼体验,走进了159年的中国船政风云传奇中。
门票:普通席成人票 258 元/人次,学生票 186 元/人次 ,VIP席票388元/人次
演出时间:关注官方渠道,周末场次比工作日场次多一些
✨轮机车间
1867 年建成的轮机车间,造出了中国第一台 150 匹马力船用蒸汽机。传说当时为了造这台蒸汽机,船政工匠们日夜钻研,克服重重困难,从国外技术封锁到零件制作难题,最终成功造出,开启了中国近代造船动力新篇章。
百年风雨后,核心厂房中的铸铁厂、锅炉厂及配套的高大烟囱,已踪影全无,轮机厂的南厂房也消失了,惟余北厂房和西头的合拢厂。存留的轮机厂,于1970年代改作机修车间使用。
门票:免费参观
✨绘事院
这里是船政的设计 “大脑”,始建于1867年,设在合拢厂楼上。
当年,一群心怀壮志的年轻人在这绘制船舶图纸。有一次,为了设计出更先进的战舰,他们反复修改图纸,查阅大量资料,参考国外先进技术,最终设计出性能优异的战舰,为中国近代海军发展助力。
2019年,绘事院建筑经过修缮作为陈列绘事院自身历史的展馆,通过展示船政舰船设计蓝图、舰船模型、绘事院人才、历史场景复原等来见证中国近代造船设计业的发展。
门票:免费参观
走入船政文化城,聆听近代中国的探索与发展故事,感受百年船政文化遗产活化展示地的文化内涵,绝对是一场最有价值的历史文化之旅!
文章来自互联网,只做分享使用。发布者:叮当,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dingdanghao.com/article/8058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