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
2025年1月,广东惠州陈先生一家驾驶小鹏X9 MPV出行;过程中其5岁幼子使用娱乐屏的时候,左右食指被娱乐屏伸缩支架夹住,结果造成一部分食指脱落。送医之后,医院诊断为“手指创伤性完全断离,”医生称缺失的手指未来可能不会完全恢复。
车主陈先生质疑产品“防夹功能”设计不到位导致其幼子断指;其回忆称当时屏幕正在伸缩中,孩子拇指在前面操作屏幕,食指在后面,“支架像剪刀一样锋利,”死死夹住手指后并未回弹。这个结果不仅影响孩子身体和心理健康,还会影响到未来的职业选择。
于是陈先生索赔医药费、精神损失费共计10万元,但是被品牌方拒绝。
近日,小鹏汽车相关人员对新闻周刊媒体进行了回应。
回应称:
公司第一时间成立专项小组跟进处理,始终保持与家属的密切沟通;并且向客户提供关怀方案。同时,公司立即对产品展开技术排查,在原有安全机制基础上升级完成了多项防夹功能升级,公司将尽全力解决用户使用体验问题。
分析
车主诉求是否合理?
车主陈先生的观点是车辆防夹功能设计不合理,于是索要相应赔偿。但是汽车产品不是所有部位都需要具有防夹功能的,常见的防夹功能主要是尾门和车窗;车内屏幕即便可以旋转或折叠,其是否需要防夹功能也有待商榷。
以小鹏X9 MPV后排娱乐屏幕为参考,该屏幕确实是折叠屏,可并非是“触控屏。”
如果屏幕是触控屏且具备折叠功能的话,理论上是需要有防夹功能的;因为操作屏幕设备的时候,手总会贴在屏幕上,有很大概率可能会在屏幕折叠过程被夹到,所以设计防夹功能是很有必要的。
但是这块折叠屏幕不是“触控屏,”于是也就不需要近距离用手操作。
其正确的操作方式是通过遥控器或者娱乐屏开关实现折叠收放,正常使用设备是不会去接触屏幕的。尤其是屏幕的设计位置还在车顶,正常坐在车辆座椅之上也够不到屏幕,所以也才会设计有开关和遥控。
反之,一个5岁的小孩不是站在车里的话,客观上也不会碰到屏幕;那么碰到屏幕的前因则是车内成年人的疏忽,同时也可能完全没有按照交通法规让儿童乘坐对应安全座椅,这样的前因导致的后果应当由车辆生产企业来承担吗?答案是显而易见的。如果这样的案例最终要让车企承担责任的话,以后在车里找一块内饰板划破手臂都能找车企索赔了。
责任显然在于其监护人。
有些事情并非谁闹谁有理。
文章来自互联网,只做分享使用。发布者:叮当,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dingdanghao.com/article/8005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