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9日晚上,一则东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与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同时发布公告,宣布双方的间接控股股东正在筹划重组,这一劲爆消息迅速引爆中国汽车圈。央企合并不是什么新鲜事,央企合并早有先例,包括宝钢与武钢合并为中国宝武钢铁集团;中航工业集团与中国航空发动机集团合并;中国航天科工与航天科技集团合并;中国电子科技集团与中国电子信息集团合并;再比如2019年中国船舶工业和中国船舶重工两大集团就进行联合重组为中国船舶集团。
2025年1月7日晚,这两大千亿级央企再次发布公告称,中国船舶工业换股吸收合并中国船舶重工重组方案已经吸收合并,双方董事会审议通过并公告重组报告书草案,重组已获得国资委等主管部门批复同意。
这次通过换股吸收合并的方式对中国船舶工业和中国船舶重工进行重组整合,也是之前合并重组的延续,将中国船舶、中国重工下属船舶制造、维修业务统一整合并入中国船舶,提高上市公司经营质量,增强上市公司核心竞争力,规范上市公司同业竞争。
01 紧抓行业机遇 合并迫在眉睫
为什么蛇年开年就发布公告宣布两大车企合并,此事应该酝酿已久。2024年,国务院国资委多次强调,推动国有资本向战略性新兴产业集中,并通过专业化整合提升产业竞争力。2024年,国资委党委书记、主任张玉卓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就新能源汽车领域,国有汽车企业在这方面发展还不够快,“不如特斯拉,不如比亚迪”,国资委将调整政策,对三家中央汽车企业(一汽集团、东风集团、长安汽车集团),进行新能源汽车业务的单独考核,考核项目包括技术、市场占有率以及企业未来的发展。
“总体上看,央企发展新能源汽车的步伐还不够快,成效还不够明显,在产品竞争力、市场占有率、前瞻性、引领性、技术创新等方面急需加力加速,奋力追赶。”国资委副主任苟坪也在2024年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上表示,要正视中央企业在新能源汽车发展中存在的差距与不足,加大资源投入、加快转型步伐,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倍增行动计划,鼓励支持中央企业开展高质量投资并购、专业化整合,加快掌握产业核心资源和关键技术。
三大汽车集团之前20年背靠央企雄厚实力,在合资品牌造车、商用车、特种车和军用汽车上相比自主品牌有明显优势,但是最近的10年来,随着造车新势力、自主品牌崛起和华为和小米汽车等互联网造车的加入,央企在新能源造车板块明显落后。
吉利汽车2024年全年新能源车总销量88.8万辆,同比增长约92%;比亚迪汽车2024年全年新能源汽车销量约427.21万辆,同比增长41.26%;奇瑞汽车2024年全年新能源汽车销售为58.4万辆,同比增长232.7%,增速位居主流车企首位;赛力斯2024年全年新能源汽车累计销量达426885辆,同比增长182.84%;小米汽车仅凭一款车上市仅9个月交付量13.5万辆,成为2024年市场中的一匹黑马;零跑汽车2024年全年共计29.3万辆,增速达128%的表现亮眼。长安汽车旗下阿维塔、深蓝汽车和东风汽车旗下岚图汽车虽在2024年也有不错的表现,但与上述车企销量数据相比差距明显,以上种种数据突显了央企在新能源车方面的落后。背靠国家队造车,销量却不能令人满意;央企虽有央企的优势,但也有自身劣势,长此下去只会被国产自主品牌和互联网造车越甩越远。
东风汽车股份和重庆长安汽车都发布公告称,间接控股股东正在与其他国资央企集团筹划重组事项,可能导致公司控股股东发生变更,但实际控制人不变,本次重组不会对公司正常生产经营活动构成重大影响,因为央企的实际控制人为国资委。
其实,近年来东风汽车与长安汽车的合作还是比较紧密,2017年双方就共同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并在2018年7月,由一汽、东风汽车、重庆长安汽车签署移动出行意向协议书,整合三方资源合资组建T3出行服务公司,打造出行服务品牌。对于此次合并有业内人士认为“东风”和“长安”将沿用中船工业和中船重工的合并重组模式,但又有所不同。
02 两大央企整合 打造一流造车企业
重庆长安汽车的母公司中国兵器装备集团公司是中央直接管理的特大型国有重要骨干企业,2024年《财富》世界500强排行榜位列第343名;是中国十大军工企业之一,其前身可以追溯到第五机械部、兵器工业部、国家机械工业委员会。兵装集团旗下的汽车业务主体即长安汽车,是我国三大汽车央企之一,自主品牌销量突破2500万辆。
东风汽车集团是中国汽车行业骨干企业之一,是以汽车制造、销售、服务和技术研发为主业的商业一类央企;前身是始建于1969年的第二汽车制造厂(简称二汽)。东风汽车公司业务范围涵盖全系列商用车、乘用车、校车、汽车零 部件和汽车装备;50多年来,累计产销汽车近6000万辆;东风汽车集团2024年《财富》世界500强排行榜位列第240名。
当前,全球汽车产业和中国汽车市场正处在剧烈动荡与变革期,合并重组成为大势所趋。日本日产汽车与本田汽车先前谋求合并重组,最近因股权和地位未达要求谈判破裂。中国的各大汽车集团上汽、广汽都在进行内部重新架构体系,重点整合品牌运营、产业链技术体系,以强化和提升一体化力量。如今,东风系与兵装系的整套重组,可能效仿此类模式,即剥离非核心业务、集中资源突破技术瓶颈。未来,长安汽车从中国兵器装备集团剥离后,将更专注于新能源汽车业务发展,加速转型步伐。
重组完成后的新主体将对造车业务统筹协调,提高决策和执行效率,发挥协同作用,整合技术、工艺等资源,提高汽车研制能力,打通供应链体系;优化产能,提升经营能力;提升管理水平,降低成本,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增强应对风险能力,优化创新资源配置,提升创新能力,增强中国造车的技术实力与综合竞争力,实现“1+1>2”的效果。
预计未来完成合并后,新主体将继续聚力新能源汽车制造,勇担“引领汽车行业发展、服务国家新能源发展战略”使命责任,紧抓新能源汽车行业转型升级和景气度提升机遇,打造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一流汽车制造企业和国际主流汽车品牌,致力使“华系车”立于世界强势品牌之林。
03 解决同业竞争 人事安排知人善任
东风与长安重组后,将消除二者在同类品牌和车型之间的同业竞争,进一步巩固与突出其造车主业。合并后的新新主体的定位将进一步确定,将整合双方资源,优化汽车制造板块产业布局,发挥协同效应,有效增强存续公司核心功能、提升核心竞争力,全面推动汽车制造业向新能源化、高端化、智能化发展。而且按2024年销售数据,东风和长安合并后的新主体,合计销量为516万辆将超过比亚迪442万辆,成为全球第五大汽车集团,前四分别为日本丰田、德国大众、韩国现代和总部位于荷兰的Stellantis。
很多网友对于未来合并后的人事安排,大家有点瞎操心了,对于中管干部而言他们一般都会在众多央企内部进行调动,中组部一定会根据企业的发展知人善任、择优选材。不久前,一汽原董事、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王国强,出任中国船舶党组副书记、董事、总经理;东风公司原副总经理、党委常委彭原璞,到任仅半年就调任中国船舶集团任副总经理、党组成员。现任中国兵装集团董事长许宪平就出自一汽集团,一步步成长起来;2008年12月许宪平任一汽车集团副总经理;2011年10月任一汽车集团总经理、党委常委;2020年06月任兵器装备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现任东风汽车集团总经理、党委副书记周治平则从兵器装备集团起步,先后任兵器装备集团董事,重庆长安汽车董事、党委书记、工会主席,中国长安汽车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总裁,2021年调任到一汽集团任党委常委、副总经理,2024年3月调任东风汽车集团董事、总经理、党委副书记。
根据此次发布的重组消息,据多位权威人士的观点,主要有两方面:一是根据之前央企的合并公告,这次的公告属于提示性公告,因为涉及到东风股份和长安汽车是两家上市公司,后续相关上市公司可能进行停牌,再进行股权交换持股;根据上市公司相关管理规定,若重组涉及重大资产变动或控制权转移,相关公司需进一步停牌或发布详细方案。二是涉及到两大央企的重组整合方案不会那么快,估计还需要一段时间,这只是前奏。
车市独评
2024年以来,国资委就频频释放加大力度发展新能源汽车的信号,从考核、创新、整合等多方面给予支持。据行业资深人士分析,通过资源整合和优势互补提升央企的市场竞争力和创新能力,将实现更高质量的发展。一旦东风汽车和长安汽车合并重组,他们将成为中国汽车制造业中当之无愧的排头兵,将持续引领全球汽车工业发展,为中国汽车打造建成世界一流汽车集团、成为全球汽车行业的领军者奠定坚实的基础。
文章来自互联网,只做分享使用。发布者:叮当,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dingdanghao.com/article/7683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