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牌电车会标配科大讯飞智能语音助手,对你秒懂秒回应吗?”
“杂牌电车可以AI语音克隆,并把Crush捏成车机吗?”
“别叫我‘杂牌’电车。”
这是最近上汽大众ID.3(参数|询价)刷圈的一则巨幕广告,这则广告以自我调侃的形式来回应市面上一些称其为“杂牌电车”的声音。自进入新能源汽车时代,随着主流新势力的崛起,传统合资车甚至“BBA”这等豪华品牌的电车也无一例外地被贴上“杂牌电车”的标签,大众显然也未能幸免。
如何定义“杂牌电车”众说纷坛。理论上讲,杂牌指的是非正规、正牌或名牌的产品,凡是能上市销售的车辆均不是杂牌电车。但广大网友指的“杂牌电车”,或许更多是指合资品牌很多电车都是“油改电”产品、以及他们的新能源电车销量不行的缘故。
实际上,无论从以上哪个角度来看,网友们戏称大众、丰田、奔驰等合资品牌为“杂牌电车”其实是个“伪命题”。
l 合资电车不是“杂牌电车”
最近几年越来越多人调侃传统品牌出的电车都是“杂牌”,则是因为很多品牌的电车是“油改电”产品,但大众、奔驰、上汽通用等品牌都有自己的纯电平台,说人家是杂牌未免太过分了。
大众ID.系列电动车包括ID.3、ID.4、ID.6、ID.7等多款车型,这些车型全都是采用大众的MEB纯电平台。这个纯电平台是大众花了170亿打造的,能够灵活配置不同类型和容量的电池系统,因此大众的电车可是正经电车。
再比如上汽通用的电车——别克E4、别克E5以及凯迪拉克IQ锐歌等,同样和“杂牌电车”挂不上钩。在今年的北京车展上,上汽通用的奥特能电动车平台醒目而耀眼,其荟萃了通用超过26年的电动化经验和前瞻技术优势,能为纯电动车型带来更安全、更智能、更性能的技术保障。
要知道,开发一个纯电平台可是耗时耗力且尤其耗钱的,抛开别的不说,像大众、丰田、奔驰这类品牌愿意斥巨资打造这样一个纯电平台,足见其在新能源转型之路上的“狠劲”与“决心”。说这样一个迎头赶上、有技术有实力有钱的车企造的电车是“杂牌电车”,确实有点站不住脚,也难怪大众如此高调地就地反击。
其实诸如大众这样看似趣味十足、实则铿锵有力的广告反击战此前在别的品牌身上也发生过。比如奥迪的一个门店也将“奥迪也有纯电新能源”的横幅挂在墙上;一汽丰田门店也在门口竖了一块牌子称“我们也有纯电动,请往里面请。”
虽然合资车企的新能源车目前确实处于劣势,毕竟据乘联会数据显示,今年7月份主流合资品牌中的新能源渗透率只有8.3%,但这也不能称其为“杂牌电车”。而且实际上,像大众、宝马、上汽通用等的新能源车销量并不差。
l 没有卖不出去的产品
从销量上来看,上汽大众ID.3被称为“杂牌电车”也确实委屈。上汽大众对外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7月,上汽大众新能源汽车销量为1.3万辆,其中ID.3为10296辆,这销量甚至可以和主流新势力并驾齐驱。类似的还有宝马的电车,据数据显示,宝马集团今年上半年纯电销量为19.06万辆,同比增长了24.6%。
实际上,所谓合资车企新能源销量不好,主要是价格没给到位。正所谓“没有卖不出去的产品,只有卖不出去的价格”,大众ID.系列一降价销量就上去了。2021款ID.3初上市时官方售价区间为15.98万-17.38万,而2025款车型的指导价已经变成了12.9888万-14.7888万,甚至还有1万元左右的优惠。
这样看,很难不承认ID.3的销量和降价没有关系,就像这次ID.3在广告上说的“至高降6万,交个朋友”,是真的想和大家交个朋友。
再比如上汽通用旗下的别克E5,在去年上市的时候售价超过20万元,六个月后推出了16.99起售的先锋版,直接让别克E5的全年销量突破3万大关;凯迪拉克IQ锐歌去年官降6万,买现车再降1.8万,IQ锐歌的起售价直接下探到35万,一系列的降价让上汽通用去年的新能源车销量首次突破10万辆,同比增长了104%。而今年,IQ锐歌的起售价直接来到了29.77万元。
所以擎动说句实话,外资企业不是造不好新能源,而是造不出价钱便宜产品又好的新能源车。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的电车就是“杂牌电车”,这二者还是有本质的区别的。对于合资车企自身来说,电车做得不够好、卖得不够多,只是相对于他们的燃油车而言,是万万称不上“杂牌”的。
所以,合资车企的电车是“杂牌电车”的这类言论,本身就是一个伪命题,就像大众所说的:“别叫我‘杂牌’电车。”
l 擎动点评
其实就像有些网友说的,买车的话“杂牌与否不重要,用户体验和实用性才是选择电车的关键”,消费者买车管他什么广告语呢,降价利好消费者就完事儿了,“降6万就是香,后驱啊这可是!”只要实力够硬、价格够实惠,消费者就乐意买单,愿意和你“交个朋友”。
文章来自互联网,只做分享使用。发布者:叮当,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dingdanghao.com/article/7336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