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网讯,近日,根据欧盟最新发布的气象数据与分析,南海地区正成为未来台风活动的重要关注点。气象专家预测,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南海海域有可能成为下一个台风的生成地,针对南海地区可能生成的台风,气象部门已经加强了监测与预警工作,密切关注台风的发展趋势与可能带来的影响,同时,相关地区也已经开始着手制定应对措施,确保在台风来临时能够及时、有效地进行防范与应对工作,减少可能带来的损失与影响。
欧盟最新气象预测
台风
来自欧盟和美国最新的中期预报显示,3号台风有望在7月中旬或者下旬出现,大概率出现的地点还是在南海!不过最近两天,来自欧美的预报也做了一定的调整。
为自GFS的数据显示,13日前后南海出现扰动,这也是GFS连续好几天的预报了,而在最新的EC数据中,对于月这个扰动也有表示,现在无法确定的就是这个扰动能发展到什么程度,是否有实力命名。
14日气压达到979百帕,还是老问题,按照GFS这样预报,中旬出现台风的概率太大了。
15日,受东北面副高影响,这个新生的扰动转身靠近越南,强度也达到了巅峰,突破970百帕。
16日,在副高的推挤下,准台风成功登陆越南,不过大概率会对我国海南省造成一定的影响。
此后,副统治西北太平洋,短时间内压制了台风的出现。
不过在EC看来,它觉得副高实力有限,19日前后在海南、广东和广西周边会有扰动出现,甚至还有命名的可能,而这个扰动前几天GFS刚刚预报过。
所以说未来一两个星期内,台风会在什么时候出现,又会在哪里登陆,还得看未来副高的表现。
台风
什么是台风?
台风,指形成于热带或副热带26℃以上广阔海面上的热带气旋。世界气象组织定义:中心持续风速在12级至13级(即每秒32.7米至41.4米)的热带气旋为台风或飓风。北太平洋西部(赤道以北,国际日期线以西,东经100度以东)地区通常称其为台风,而北大西洋及东太平洋地区则普遍称之为飓风。每年的夏秋季节,我国毗邻的西北太平洋上会生成不少名为台风的猛烈风暴,有的消散于海上,有的则登上陆地,带来狂风暴雨,给公共安全造成了极大的影响。
台风是如何形成的?
首先,台风的形成有一个最基本的条件——温暖的海水,它们的“出生地”大多在热带海区,由于强烈的阳光直射,海水大量吸热后以蒸发形式排热,蒸发的水气凝结形成雨,最终将热量释放到大气中去。
在冬天,风会把热量送到高纬度地区,再辐射到太空;但在夏天,热量会一直滞留在赤道,并通过对流上升到高空。而对流会造成各种天气现象——从积云到雷雨。在适当情况下雷雨群可以组成旋涡,从海洋汲取大量热能,最后形成台风。
台风形成的第二个关键因素就是旋涡,旋涡来自大气扰动。比如北大西洋的大气扰动,通常由非洲中部的西海岸传来,这是由于非洲内陆的沙漠和海岸山脉的森林之间温差很大,有利于产生大气扰动。
海面温度必须高于26℃、水气要充足、洋面有低压带,以及高低纬间的风切变(风切变是一种大气现象,是风速在水平和垂直方向的突然变化)微弱等条件,也是旋涡形成的条件。
文章来自互联网,只做分享使用。发布者:叮当,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dingdanghao.com/article/6300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