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快 70 岁了还能开着 WRC 赛车漂移,这事我想除了丰田章男,估计也没别的车企老板能干的出来了。
就在前几天,丰田在上海搞了个 GR 嘉年华,拉来了几台 WRC 赛车,宣布了要把 GR Yaris 这台小钢炮引进中国,董事长丰田章男也是在现场,开着 GR Yaris Rally1 HYBRID 赛车秀了一手漂移技巧。
有一说一,效果确实挺炸。
然而更炸的消息是,这次丰田章男来上海可能还有一个更重要的任务,那就是让雷克萨斯变成国产车。
根据彭博社的报道,知情人士表示 “ 丰田汽车公司正在与上海有关部门商谈建设独资工厂的可能性 ” 。也就是丰田想和在上海开厂的特斯拉一样,不合资,只靠自己造车卖车,并且享受一些政策和税收的支持。
而这个独资工厂生产的,将会是雷克萨斯的纯电车型。
好好好,你也学马斯克闪现国内谈生意是吧。
看到这个消息,阅车无数的差友们肯定又要说了,这雷车国产都已经快成车界狼来了。十几年了,每年传一遍,遍遍都有新发现。已经看麻了,指定没谱。
但你别说,这回雷车国产的消息,感觉要比前几次要靠谱很多。
至于为啥,咱们稍微展开聊聊。
去年的 2 月份,丰田的大 boss 丰田章男,也就是开头开车漂移的那位宣布,自己要转去做董事长了,品牌日常管理运营啥的就交给之前雷克萨斯的一把手,佐藤恒治来做吧。
佐藤恒治( 左 )与丰田章男( 右 )
结果佐藤一上任就直接表示,丰田章男之前说电动车不行那都是老糊涂了有失偏颇,我现在要把丰田的方向改成主推电动化。而且,目标很宏伟:
到 2026 年,丰田一年要卖出 160 万台电车, 2030 年更得直接飙到 350 万台。
要知道,去年全球最大的纯电车企特斯拉一共也就买了 180 多万台车,意思就是纯电领域的丰田,明年就得追上特斯拉,六年后直接干翻特斯拉成为全球 No.1 !燃起来了!
然而佐藤回头一看, woc ,目标好像定高了。
因为在去年初宣布转向发力纯电之后,丰田的纯电车型在全球市场的表现貌似并不咋滴。虽说整个 2023 年,丰田在全球一共卖了 1100 多万台车,但纯电车型只有可怜的 10.4 万台,占比不到 1% 。
而在最大的几个电动车市场,中国,欧洲和美国,丰田的销量也都只有特斯拉的零头还不到。国内这两万多台的年销量,很多还是靠给网约车、出租车公司供货才勉强实现。
丰田可是要成为纯电扛把子的啊,这种现状忍不了一点,必须得把这几个主流市场啃下来。
但是靠丰田自己啃,有点难。
毕竟这么多年来对对待新能源的态度就是多点开花,一边死磕氢能源,一边又对纯电动模棱两可,对于主要往哪使劲,一直纠结得不行。
技能树也是越点越奇怪,原本丰田还是最早提出量产固态电池的车企,结果现在自主品牌都搞出半固态电池上车了,丰田自己的 BZ 系列却用上了比亚迪的电池,自家的方案都已经跳票了 N 次,现在最新的时间表是 2026 年。
再这么搞下去别说成为扛把子了,不退出这几个主流市场都不错了。
反观国内这几年卷出来的成熟供应链,就是个不错的队友。论产品力,拼吧拼吧就能搞出和国内厂商抗衡的产品,论价格,这么多的供应商总能选到价低质优的合作,做到比进口雷车更香,简直轻轻松松。
况且雷车原本的口碑,在国内基本就是和 BBA 平起平坐,要是真能搞出物美价廉的车型,可能真就能让雷车的销量往上蹦蹦,几乎就是个完美的方案。
估计也是出于这种考虑,才有了这次丰田和上海政府的接洽,并且乍一看,落地的概率还挺高。
但是,我要说但是了。
从丰田的角度看,这个方案约等于满分,但和上海政府的独自建厂谈判,条件大概会十分苛刻。
就拿当年的特斯拉来说,马斯克当时就和上海签了份对赌协议,建厂可以,低利率的贷款也 OK ,但是必须每年交 22.3 亿的税,以及每年给上海工厂投资 140 亿人民币。
税收达不到,直接收回土地。
换句话说,想在上海开厂必须保证今后的销量、利润和投资全都在线,也就是佐藤得履行成为艾尔登之王纯电扛把子的诺言,把雷车在国内卖成特斯拉那样的超级爆款。
可从目前雷克萨斯对国内产品的态度上,我其实看不太到它卖爆的潜质。
跟大伙举个例子就明白了,脖子哥身边有个刚买车的朋友,暂且叫他老 A 好了。老 A 当时买车的预算是落地三十多万,基本上把一二线的豪华品牌全都试过了。
奥迪好开便宜,沃尔沃轻盈好操控,奔驰坐着舒服,甚至还试了理想,直呼空间大沙发软。试到雷克萨斯 ES 的时候,老 A 觉得一圈下来没啥很强的记忆点,就多问了销售一嘴这车的卖点是啥。
大伙猜销售咋回答的,什么雷车的工厂有多好,生产过程多么精细,工人多么的专业,总结起来就俩字,匠心。但说到产品本身的时候,就支支吾吾的说不出来了。
同样的事情也发生在小红书这样的社交平台上,在和雷克萨斯 ES 有关的营销内容,或是经销商发布的推文里头,匠心也是最常出现的字眼之一。
甚至只要打开雷克萨斯的官网,点开品牌理念就能发现,排在第一个就是匠人匠心。
这说明啥,说明雷克萨斯如今在国内宣传的重点,是工匠精神、豪华底蕴这种产品之外的品牌溢价。
这个思路放在品牌的旗舰车型上确实非常合适。比如轿车 LS ,越野车 LX ,原本定价和配置就高,再加上些工匠故事整点情绪价值,还真就有些开着移动艺术品的感觉。
放在中端车型上,也行,奔驰就是这么做的。嘎嘎大的三星标加上还凑合的硬件水平,也能收获一大批中意品牌积淀的车主。
可雷克萨斯的问题是啥呢,中端车型们的故事性是有了,但是用料和配置真的实在太次。
就比如主销车款 ES ,入门配置 ES200 的发动机,堂堂 2.0L 的排量只有 173 匹马力,更吊的是有兄弟给 ES200 拉去测马力机,测出来的轮上马力竟然只有 98 匹。
不是哥们 98 匹,五菱宏光 1.5T 发动机的实测轮上马力都有 110 多匹啊!你可是一台落地要小 30 万的豪华轿车啊 ES !
主销车型是这样,其他车型就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了。比如 NX 这个 SUV ,基本就是丰田 RAV4 换了个壳,底盘用料几乎没变。更小一点的 UX ,发动机盖没有液压杆得用手动撑杆,入门车型甚至连倒车影像都没有。
国内消费者们,对这种在实际产品力上疯狂节省,却又疯狂宣传品牌溢价的策略,其实并不感冒。因为二三十万这个价位,比雷车们香的实在是太多了。
所以今年的前五个月,雷车虽然在国内卖出了接近 8 万台车,但里头有超过一半都是通过给 ES 车型降价卖出去的。其余本该走量的车型,基本都处于瘫痪的状态。
然而从雷克萨斯目前的动作来看,他们可能还得吃一段时间的老本:主销车型 ES 的降价幅度越来越大,甚至已经有裸车 20 万出头的车主出现。但它的改款却迟迟没有消息,换代更是遥遥无期。
可是,产品不更新,只靠不断的降价,雷克萨斯又能撑到什么时候呢?
这样的策略如果延续到纯电平台的身上,我觉得雷车在国内的前景依旧不容乐观。
毕竟只要看看奔驰的 EQ ,看看宝马的 i 系列就知道了,没有产品力支撑的品牌力,即使强如奔驰宝马,在现在的国内市场,也几乎没有生存的空间。
鉴于目前雷车的纯电独苗 RZ ,落地小 40 万的车型,只有 150 kW 的单电机、 67 度多的电池、没有天窗、内饰还是随处可见的织物和塑料。
我觉得佐藤 2030 超越特斯拉的目标,可能和丰田的固态电池一样,还得跳上几次票了。
当然,最终的悬念还是要留到建厂的事情落地,国产的雷克萨斯车型真的下线以后才能有答案了。那啥,我有一计,正好超级跑车 LFA 的继任者已经官宣过是纯电动力的,
要不。。。
文章来自互联网,只做分享使用。发布者:周斌,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dingdanghao.com/article/6238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