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形对台风的影响 台风移动方向由什么决定

导语:地形对台风的影响是一个复杂而专业的课题,涉及到气象学、地理学和大气物理学等多个学科领域,台风作为热带气旋的一种强烈形式,其形成、发展和移动都受到多种因素的共同影响,其中地形因素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下面就去看看台风移动方向由什么决定吧!

地形对台风的影响

地形对台风的影响  台风移动方向由什么决定

台风

地形对台风移动有明显影响,其作用主要是使台风路径发生折向、加速和“跳跃”。正面登陆的台风,遇到陆地或山脉时,由于能源被切断,台风迅速减弱,内力随之减小,外力相应增大,其路径常在副热带高压南侧偏东气流引导下,产生左偏(西折)现象。

同时,由于在台风登陆前,其中心前缘环流与陆地接触而产生摩擦加压作用,使气压升高,因而存在一个与台风移向相反的气压梯度力增量。所以对于正面登陆华东沿海的西移台风,将产生一个向南的速度增量△u,它与台风原来的移速u的合成速度矢为:∈=u+△u(3.30)因此,陆地效应将使正面登陆华东的台风加速,并折向西南移动,同一原理,陆地效应将使南海北上登陆于华南的台风折向西北移动并加速。不过,这种折向、加速现象,一般只发生在环流形势变化比较稳定、外力变化不大的情况下。

台湾是我国第一大岛,实践经验表明,当台风中心靠近或登陆穿越台湾岛,常使台风路径发生变化,大体上有以下几个方面:当台风靠近台湾岛时,若台风中心向西北或西北偏西方向移动(如果台风中心朝NNW方向移动,不在此列),当台风中心移入21°N~23°N、125°E~123°E之间时,其路径将发生右偏,右偏角度有时可达20°以上,这可能是由于台湾岛的地形影响所致,因为当台风中心移到上述地区后,其西侧的环流可波及台湾岛,由于受地形的影响,外围风速(北风)减小,而在东部,仍保持原有风速(南风),在强风法则的影响下,致使台风移向右偏(但在125°E以东海上折向西行,或在23°N以北进入125°E以西者,没有这种现象),这种例子共有11个,右偏时间为6~12小时,右偏角度平均25°,最大45°,最小10°,标准差3.0.

掌握这种变化,对于业务预报非常重要,否则,当发生右偏时,可能造成路径预报上的失误。当然,这种变化,有时还可能与外围引导气流变化有关,也须注意分析。由副中心取代主中心而发生台风路径转折或跳跃现象,由于受到台湾岛地形的影响,登陆或从南海进入台湾海峡东侧的台风,常有副中心形成,由于副中心取代主中心而发生路径上的转折或跳跃。这次台风于7月29日05时,在台湾省台东以北附近登陆。

台风登陆以后,在其西北侧形成副中心,主中心位于台湾省社尾西南侧(23.4°N、120.4°E),副中心位于台中市的东北方,大约在24.5°N、121.0°E,以后主中心移入台湾海峡后,于7月29日20时消失。副中心形成后向西北偏西方向移动,并取代主中心,于7月30日零时在福建省莆田县登陆,于是在台风路径图上,台风中心进入台湾海峡之后,路径发生明显北翘,这就是由替代造成北折的例子,9018(Dot)台风是向西南折的一个例子,这次台风中心于9月7日22时在台湾省新港附近沿海登陆,以后继续向西北方向移动,9月7日23时台风中心位于23.8°N、120.9°E,9月8日02时,台风中心位于24.2°N、120°E。

从△P₃的变化,可以证实主中心的位置,例如9月7日23时,台中△P₃为—8.4hPa,9月8日01时,崇武△P₃为一5.9hPa,台风中心移入台湾海峡之后,于9月8日02时在澎湖附近形成一个副中心,其中心气压为978hPa,△P₃为一6.0hPa,中心环流非常明显。以后主中心减弱,副中心取代主中心,于是在台风路径的全过程中,台风登陆之后,发生明显的向西南折的过程。

如果台风从南海进入台湾海峡西部海岸,由于受到台湾地形的影响,主中心减弱消失,与此同时,在台湾东北部海上,形成副中心,造成台风路径上的跳跃现象,7707(Amy)热带风暴就是这种例子。这次热带风暴中心从南海移入台湾海峡后,8月22日08时,热带风暴中心位于23.3°N、119.6°E,环流非常完整。以后向东北方向移动,8月22日17时,在台中与嘉义之间沿海登陆,并趋于减弱消失,与此同时,在台湾北部海上形成一个副中心,8月22日14.时,位于25.2°N、120.8°E,8月22日17时副中心位于25.7°N、120.5°E,8月22日20时主中心在台湾岛上消失,副中心取代主中心,于是形成热带风暴路径上的一次跳跃现象由此可见,台风中心登陆后,能否出现副中心是非常重要的。

为此,我们对正面登陆后其南北两岸经过的台风进行统计,结果表明,台风中心在花莲港以南登陆时,副中心一般出现在主中心的西北侧,以新竹、台中附近为多,少数出现在主中心西南侧的马公附近。台风中心在花莲港以北登陆,副中心出现在台风中心的东南侧,9012(Yancy)台风8月19日11时登陆基隆之后,8月19日14时台风中心移到新竹附近时,在台东和花莲港之间出现副中心就是一例。

但是这种过程中,副中心出现在台风登陆后,它的作用是使主中心移向发生短时的左折现象,而且副中心一般持续时间不长,当台风中心进入台湾海峡之后,副中心即消失掉。在台湾岛南部海上经过或由巴士海峡进入闽南沿海,或由南海向东北移进入台湾海峡南部,或在台湾岛西侧登陆的台风,都可能有副中心,其位置在主中心的北侧或东北侧。

台风中心登陆之后,由于地形影响,路径变化是多种多样的,非常复杂,必须仔细分析现场的具体情况,才能确定。统计结果表明,如果台风中心经过台湾岛附近时,没有副中心发生,台风移向和其他海区一样,主要是受其外围合成气流引导,表3-17为登陆之后的台风移向趋势统计,由表可见,在56个例子中,登陆后移向不变者有28次,占一半;右偏15例,占26.8%;左偏13例,占23.2%。可见,左偏或右偏现象并不突出。由以上分析可见,台湾岛地形对台风路径的影响,多数是通过副中心取代主中心引起的。一般来说,副中心形成于山脉的背风坡,在台风中心登陆之前,背风坡由于气流下沉,产生显著的焚风效应,致使气温上升,由于热力原因,引起气压下降,产生副中心。

地形对台风的影响  台风移动方向由什么决定

台风

当副中心位于主中心的西北侧,替代的结果,将使台风路径发生右偏,如8209(Andy)台风等,这种例子较多。如果副中心位于主中心的西南侧,替代的结果将使台风路径发生左折,如9018(Dot)台风等,这种例子较少。如果副中心位于主中心的北、东北侧,替代的结果将使台风路径发生明显的跳跃现象,如7707(Any)热带风暴等,这种例子极少。有时,当台风中心从巴士海峡向西北移的过程中,从台湾岛的南端经过时,在台风中心的西北侧也可能形成副中心。

例如6125(Sally)台风,它从台湾岛南端经过,于9月28日13时在台湾岛的大武—恒春之间登陆,而后被在马公形成的副中心取代,致使台风登陆后路径发生右折,而后又沿基本气流向偏西方向移去,最后在宝安附近登陆,造成当时在预报中引起不少争议。有时台风中心从台湾岛南端经过,也可能在台湾岛北部海上形成副中心,虽然它对台风路径没有影响,但对福建沿海台风影响下的大风分布有一定影响,造成福建沿海南北风力大,中间风力小的畸形分布,例如8015(Percy)台风等(详见第六章)。

另外,我们在分析研究9012台风路径在福建东南沿海地区南北相距只有1.5纬距范围内发生多次打转时表明,虽然其原因是十分复杂的,然而很有意思的是,台风中心有沿山沟移动的趋势。当其前进的方向上遇到海拔高于600米的山脉时,折向沿山沟移动,致使1~2小时内,路径上发生一些小的拐点,难以从流场的变化或其他物理和气象原因加以解释。还有,在登陆福建的台风中,经常有在几个比较大的港湾登陆的趋势,例如泉州湾、兴化湾、三沙湾等。因此,在登陆福建的台风中以“两江”,即晋江(泉州湾)和连江(三沙湾)为多,在莆田、福清(兴化湾)登陆的台风也不少。.

台风移动方向由什么决定

台风移动的方向和速度取决于作用于台风的动力。动力分内力和外力两种。内力是台风范围内因南北纬度差距所造成的地转偏向力差异引起的向北和向西的合力,台风范围愈大,风速愈强,内力愈大。外力是台风环境流场对台风涡旋的作用力,即北半球副热带高压南侧基本气流东风带的引导力。

台风是发生在热带海洋上空,具有暖中心结构的强烈气旋性漩涡,总伴有狂风暴雨,会给受影响地区造成严重灾难,具有破坏性强,影响范围广的特点。西太平洋上,也就是中国,日本和邻近国家称其为台风,东太平洋上,欧美等国称其为飓风,印度洋上的国家称其为热带风暴。台风形成的原理是地面温度高,气流上升,海面风,口水蒸汽由于比重大岩地面补充地面空气,海面温度低,吸收地面上升的空气水蒸气补充空间,由于海面大温差小,在海面上空聚集水蒸多,降雨范围广,水蒸气结水时体积缩小,周围水蒸气补充便形成大风。

文章来自互联网,只做分享使用。发布者:叮当,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dingdanghao.com/article/593658.html

(0)
上一篇 2024-06-15 15:00
下一篇 2024-06-15 15:00

相关推荐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442814395@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