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5日,二十四节气中的芒种如期而至。这一节气,不仅标志着农民们开始忙于夏收夏种,也象征着学子们迎来紧张的考试季。同时,自然界亦在谱写着自己的篇章——南方的降雨和北方的高温,皆在此时加剧。
降雨
数据显示,芒种期间,广西、广东、湖南、江西、福建一带降雨量最多,而华北、黄淮一带则忙于夏收夏种,并面临逐渐增多的高温天气。
近日,南方地区的降雨显著加码。随着5月下旬西南夏季风的爆发,南方的降水变得更加频繁和强烈。6月5日,广西玉林市区迎来特大暴雨,打破了六月的降雨纪录。
在社交平台上,不少人因“南方史诗级大热夏警告”的帖子而焦虑,但根据最新气象数据和专业分析,这种担忧大可不必。
事实上,史诗级大热夏的可能性很低,但北方大范围高温确实是板上钉钉的事。
一、北方大范围高温
尽管“史诗级大热夏”的可能性很小,但我们仍需警惕即将到来的高温天气。
根据预报,6月8日至13日,华北平原将连续数日出现35度以上的高温天气,尤其是在6月9日开始,华北黄淮地区37度以上的高温将迅速扩展。
造成北方高温的主要因素是大陆高压和高空暖脊。大陆高压是一种覆盖大陆内部的大范围高压系统,它像一个巨大的盖子,将热空气压在地表附近,导致气温升高。
而高空暖脊则是大气中的一个高压带,它使空气下沉,在下沉过程中空气被压缩变暖,从而增加地面温度。
此次高温的形成主要是由于西北地区的高空暖脊东移,推动北方大陆高压增强,并推动干热气团向东移动。
这些干热气团在风向的作用下,从太行山一线翻山下沉,进一步增温,导致大范围高温天气的出现。预报显示,局部地区气温甚至将达到40度。
二、南方罕见的“倒夏寒”来袭
尽管已经进入了芒种节气,这几天我国东南沿海和江南地区却经历了少见的“倒夏寒”。这场冷空气让人们仿佛重新回到了初春的寒冷时节。
6月4日清晨,长江流域、四川盆地到江南广大地区的体感温度都相当清凉,成都、重庆、长沙和福州等地的部分地区的最低气温都只有十七八度。
6月5日,这种强烈的“六月寒”还在继续。福建、江西、湖南、浙南和粤东等地的气温持续低迷,尤其是福建山区的最低气温甚至不足15度。厦门、漳州、泉州、龙岩和相邻的广东大埔等地的最低气温普遍跻身6月历史前五低,凉爽程度在新世纪仅次于2010年6月。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广东大埔的最低气温竟然下降到16.3度,这比黑龙江齐齐哈尔昨夜今晨的最低气温16.4度还要低0.1度。
虽然6月南北气温倒挂现象并不少见,但通常这种情况多发生在白天的最高气温上,夜间最低气温的倒挂则较为罕见。
造成这种异常天气的关键因素之一是冷空气的南下。这次冷空气的强度大、南下幅度深,在历史同期十分罕见。与此同时,冷空气与南方的暖湿气流交汇,导致大范围降水。
在降雨的干扰下,冷空气的威力进一步放大,部分地区出现了强烈的“倒夏寒”,即便在6月也体验到了寒意。
三、冷空气的来源
这次冷空气的来源较为特殊,它并非从北方直接南下,而是之前影响我国北方地区的冷空气入海后,在适宜的环流条件下,从东边的海上回流进入我国南方,并且与南方的西南季风相遇。
西南季风带来的水汽遇到冷空气后,在南方多地形成大范围降雨和持续低温天气。
在这一期间,冷空气不仅带来了低温,还带来了频繁的降雨。像是福建、浙江,这两天的阴雨天气让人感到湿冷,仿佛一下子从初夏回到了深秋。
尽管这次冷空气来势汹汹,但超级计算机的预测显示,接下来冷空气将逐渐减弱,风向也会逐渐转为偏南风。
随着风向的转变,暖湿气流将再次占据主导地位,气温会以每天一到两度的速度稳步回升。
预计到高考结束后,东南沿海地区将重新回到多雨、潮湿、闷热的夏季天气。
文章来自互联网,只做分享使用。发布者:叮当,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dingdanghao.com/article/5795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