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各地区降水与河川径流季节差别和年际差别是什么?在处理各地区降水与河川径流季节差别和年际差别的问题时,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包括地理位置、气候类型、地形地貌等,而且这些因素共同影响着降水量的分布和河川径流的变化规律,使得不同地区呈现出不同的水文特征,下面就去看看降水与径流的关系是什么吧!
各地区降水与河川径流季节差别和年际差别
降水
各地区的降水与河川径流在年内和年际变化的差异性也很大。温带地区年内年际降水一般变化不大,且径流多受雪水补给,相对稳定,径流可控制性强,如在欧洲、亚洲的北部以及北美大部分地区。而在亚热带、南亚热带地区,因受季风影响,一年内有明显的干温季之分。雨季的降水量往往占全年降水量的50—80%。
因降水过于集中,造成少雨季节易受干旱的威胁,而多雨季节则容易酿成严重的洪涝灾害,大量径流以洪水形式排向海洋,难以得到调节控制,降低了径流可利用性。年际间往往出现长周期的干旱,对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带来最大的威胁,如从70年代开始延至80年代的非洲大旱,给非洲人民造成巨大的损失,夺去了数以百万计人的生命。
降水与径流的关系是什么
降水量与径流量的关系:降水量的多少直接决定了径流量的多少。当降水量大时,地面的水多,可以聚集的水量就大,从而使得径流量增大。
降雨强度和降雨历时的影响:降雨强度大、降雨历时长的条件下,雨水来不及入渗而流走,使径流量增大。反之,如果降雨强度小、降雨历时短,则雨水大部分渗入土壤而使径流量减小。
降雨的时空分布:降雨在地区上的分布不均匀也会影响径流量。例如,暴雨中心在流域下游时,出口断面的洪峰流量就大;反之,如果暴雨中心在流域上游时,则洪峰流量就小。
蒸发的影响:蒸发是影响径流的重要因素。降下的雨水的一部分会被蒸发掉,而余下的部分才能形成径流。若蒸发强烈,那么土壤的初始含水量就会很小,在降雨过程中,雨水的损耗量则相对较大,产流量则相对较小。
综上所述,降水与径流的关系是复杂的,不仅受到降水量的直接影响,还受到降雨强度、降雨历时、降雨的时空分布以及蒸发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共同决定了径流的形成和变化过程。
降水量
一般降水量多大才称有效降水
一般降水量超过植物截留量才称有效降水。
在自然降水中,最初一部分雨量被植物枝叶所截留,这部分截留量在微雨的情况下可达3毫米左右。只有当降雨强度超过植物截留量时,雨水才会开始落于地面,并开始被土壤吸收。因此,当降雨时间较长或多次降水之后,地面长期积水,根层土壤达到饱和时将产生深层渗漏,下渗到根层之下,补给地下水。因此,自然降水中实际为根层土壤吸收的水分(有效降水)为实际降水量减去截留量、径流量和深层渗漏量。
此外,气象学上对降水量的划分标准也提供了参考。例如,小雨的24小时降雨量在0.1-10.0毫米以下;中雨的24小时降雨量在10.1-25.0毫米之间;大雨的24小时降雨量在25.1-50.0毫米;暴雨的24小时降雨量在50.1-100.0毫米;大暴雨的24小时降雨量在100.1-250.0毫米;特大暴雨的24小时降雨量在250.1毫米以上。这些标准有助于理解不同降雨强度下的有效降水量。
文章来自互联网,只做分享使用。发布者:叮当,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dingdanghao.com/article/5081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