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随着人类文明的不断进步,森林逐渐成为了文明发展的重要支撑,而且工业革命以后,人类对森林资源的开发利用愈发频繁,大量的木材被用于建筑、造纸和燃料等方面,森林遭受到了严重的砍伐和破坏,下面就一起去看看文明发展的历史进程与森林和文明发展与森林的关系有哪些内容吧!
文明发展的历史进程与森林
森林
人类文明的发展经历了采猎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及后工业文明四个阶段。这一划分的依据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占主导地位的经济发展形式及在其基础上产生的人类社会的结构形态、人类活动的范围及人与地球的关系特征。大约在100万年前后,人类以由数十人组成的群体在地球上生活。他们根据季节的变化为追逐食物而在有限的空间内不断地迁徙,进行着以采集、狩猎和渔牧为主的生活方式。
在当时的一种很稳定的生态环境中,这种形式对其周围环境产生的影响非常小,因而保证了人类的食物供应,使人类得以生存下来。这种生活方式一直持续到约一万年前。随着人类生活技能的提高,适应环境能力的增强,以及逐渐稳定的食物供应,使人类的数量逐渐增大。人口的增长必然使周围环境所受影响加剧,有限的天然食物和有限的生活空间必然被打破。但人类的生活空间又受到诸如地形、气候等自然要素的限制。
因此,人类不得不由采集天然食物的生产方式向垦殖经济形式过渡,并最终停止了迁徙而定居下来。由此,人类文明进入了农业文明。农业的发展导致了水土的流失、地力的下降、土地的盐碱化和旱涝化等灾难的发生,并危及着人类的生存。工业革命的出现,推动了社会的发展。这种依赖于化石燃料的文明社会不仅满足了人们的物质需求,扩大了人们的生活空间,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而且也提高了人类控制自然的能力。
但是,它却没有能从根本上改变人类文明在长期发展过程中所造成的自然环境日益恶化的现象,出现了今日的全球环境危机。于是,人类与自然最终和谐统一的后工业文明就成为我们的希望。
文明发展与森林的关系有哪些内容
丰富的森林资源为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提供了丰富的物质、能量基础和良好的环境基础。古巴比伦、古埃及、古印度、古代中国,分别是幼发拉底河、尼罗河、恒河、黄河等大江大河养育的古老文明;而能养育滔滔不绝之大江大河的一定是广袤茂密的森林。森林提供了丰富的物质资源,涵养了丰富的淡水,养育了众多的小溪、湖塘与河流,也养育了众多的生灵;丰富的资源、淡水与生物哺育了古老的人类文明。与其说是源远流长的河流哺育了四大文明古国,毋宁说是丰富茂盛的森林哺育了灿烂的古代文明。森林是维系陆地生态的核心力量,也是维系人类生存的物质与能量依托。陆地失去了森林,将变成一片荒漠,任何生灵均将无从寄生。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表明,森林是人类文明之母;随着森林资源的迅速减少,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资源也迅速减少,环境质量迅速下降,随之而来的是经济文化重心的大转移或文化的地方性、区域性覆灭。
森林
首先,森林为人类的生存提供了丰富的物质和能量基础。在农业文明时代,人类烧柴取火、烧碳取暖、烧制砖瓦陶瓷、冶炼金属、建造房屋、打造家具以及制造战车、马车、纺车、织车、油榨、棺盖等等,都是以木材为原材料的。工业文明初期,各行各业的基本燃料都是木材或木炭。同时,作为原料的木材广泛应用于建筑业、造纸工业、电力业、造船业、兵器制造业、采掘业(坑木)、交通运输业(枕木及车厢)、家俱制造业、人造板和木材化学工业之中。工业发展对木材的需求造成了森林资源的严重消耗。与工业发展同时勃兴的城市化和交通运输业,也导致了人类对森林的新需求。
云南丽江的东巴文在纳西语中称为“斯究鲁究”,意为“木石之痕迹”,这一表达很形象地说明了人类文明的发展与森林资源的依存关系。森林养育了人类及其文明。然而,人类文明的脚步却不断破坏和损毁森林。
在远古时期,早期人类认识到火能使森林焚毁并可导致禽兽死伤,于是采取“火猎”以轻易获取更多的猎物。熊熊烈火给远祖们带来了丰盛的食物和极大的欢乐。然而森林焚烧容易恢复难,森林着火以后很难控制,常常蔓延焚烧几十里、几百里;当族群生存点附近的森林被整片整片焚毁以后,野禽兽以至野生果实也就变得稀少以至绝迹。于是原始部落的成员不是大批饿死,就是被迫远徙,甚至出现人吃人的现象。“火猎”导致的森林破坏,产生了人类历史上最初的生态危机,导致了人口萎缩和初期文明的衰退。
大约在一万年以前,人类逐渐进入农耕文明时代,使地球的森林和植被第二次遭受毁灭性打击。为了不断扩展农业用地,必须大片大片地毁林开垦。在“刀耕火种”的过程中,人类是以不断破坏森林而获得谷物和进步的。农耕文明虽然使人类真正走出森林,但人类并未脱离对森林的依赖。房屋建设、烧柴煮饭、烧碳取暖、烧制陶瓷、冶炼金属等,均需大量消耗木材。就当前的文明与技术而言,人类离开森林仍然是难以生存的。农业得以长足发展之后,人口扩张成为必然,不断扩张的人口加剧了对森林的侵蚀和破坏。
文章来自互联网,只做分享使用。发布者:叮当,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dingdanghao.com/article/4186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