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咪叼老鼠给主人是在报恩吗

每当发生地震时,网上总会出现不少“动物报恩”“动物救主”的新闻。其实,地震学界和动物学界早就形成了共识,动物无法预测地震。

从动物行为的角度来说,某些个体,比如犬只,或者咪叼老鼠给主人,有可能会受到动物本能的驱使,做出一些看起来是在“维护主人”“保护人类”的行为。这些情况其实都存在动物行为自身的逻辑,并不适合作过多的阐释。

猫咪叼老鼠给主人是在报恩吗
来源:抖音截图 上下滑动查看更多

对一些动物行为的误解

近年来,得益于国家和国际社会的重视,野生动物保护逐渐走入大众的视野。随着网络媒体和社交平台的兴起,大熊猫、羚牛、兔狲、雪豹、野象……众多动物形象成为“流量明星”,收获了大量网友的关注评论。

然而,我们经常能看到一些偏离事实的观点舆论,以人类的需求和情感对动物进行理解。

例如一些家喻户晓的“科普”文学作品,强调动物“有灵性”“通人性”并进行拟人化的情感描写,希望“借此唤醒人类的良知,不要再屠杀这些动物”;

前些年更有广为流传的“环保”文章,把一些野生动物死亡事件解读为动物在恶化的自然环境下主动“自杀”;此外还有给大熊猫取名,就是一定程度赋予了人类情感,给宠物穿衣穿鞋,事实上也并不是宠物们所需要的,而是人类自己的想法强加于宠物身上等等。

有的人可能会觉得,此类舆论出发点是好的,也可以推动社会对于野生动物福利命运的关注和改善,无可厚非。

但是这样做是否有潜在的问题呢?当一个错的论证去服务对的初衷,这种为部分人津津乐道的“魔法打败魔法”我们应该怎么看待?

我认为,做成一件有意义的事情,存在很多方法和道路,但并不是所有方法都正确,不是所有道路都走得通。用错误的方式接近正确的目标,很可能是一种错误,也无法最终实现目标。我们不应该以这样的方式宣传环保和野生动物保护。

为什么不应该把人类的情感和需求投射到动物身上?

① 首先,这种思维所表现出的关心,往往与动物的实际需求相差甚远,很可能对野生动物并没有好处。

例如作为在野外独居生活的大型食肉类动物,大熊猫的个别圈养幼体在适龄脱离母亲照顾时,在网络平台上被误解为“强行拆散”,部分公众要求饲养机构做到“母子团聚”,这显然与大熊猫的自然习性相悖。

除此之外,老年大熊猫的正常体型被传为“营养不良”,而必要且符合伦理的身体检查被解读成大熊猫“遭受虐待”。这些“关心”除了给饲养机构带来工作上的负面压力外,并无益处。

猫咪叼老鼠给主人是在报恩吗
此前大熊猫“宝泉”瘦得皮包骨,引发广泛关注。后续,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回应称,该熊猫是毛少显瘦,体重在正常范围,没有健康问题。图片来源:网络截图

② 其次,就算是这样的舆论最终提倡的是正确的做法,其意义也非常有限,而副作用非常明显。

用人类的思维和感情去理解动物,本质上还是一种人类中心主义的思维。情感投射也许可以促进对一些野生动物的保护,但也可以妨害野生动物的生存甚至人类自身的利益。

例如,家猫是广受喜爱的伴侣动物,但是不少饲养者认为可以自由在室外游荡的散养生活符合家猫的福利。如果仅仅凭借“快餐式”的情感投射而去散养家猫,那么家猫会给本地原生物种带来无法应对的滥杀和随之而来的种群衰退,还会接触各种威胁自身的病原体和其他安全隐患,甚至促进人-宠物-野生动物间的疾病传播,贻害无穷。

当喜爱拟人化动物的人们发现自己的心头所好并非“可爱”“有灵性”甚至参与残酷的生存竞争,这种错位的喜爱如何安放?反过来,情感投射有正面就有负面,蛇、蜘蛛等动物是生态系统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冷血”“恶毒”等传统文化印象,经常导致社交平台由于担心受众厌恶而避免相关科普宣传内容的投放,如此怎能助力保护完整的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环境呢?

③ 最后,哪怕对动物的情感投射完全不造成实际问题,以错误的思维感情进行认知和决策也不符合人类社会的发展趋势。

作为建立了文明的智慧物种,我们人类进行科学探索、了解世界,不正是想要知道世界本来的面目吗?追求真相,是我们智慧的本质和目的;我们的社会大众,一定有权利和能力去面对真相。

不了解事情的真相,一个人永远不知道哪天会做错事。不用正确的知识和逻辑来进行科普宣传,我们永远不知道什么时候会被真正可怕的谣言彻底打趴下。

这就是为什么不适合用谣言宣传正确的事:归根结底,这不是正确的道路,达不到我们想要把所有事情做对的目的。真实世界中并不只有一个物种要保护,万事万物之间都有联系。

当我们在一个话题上偷懒,以简单而错误的逻辑示人,那么当简单的逻辑和草率的情感充斥社会的时候,我们就是为有害的谣言准备了最好的培养基。传谣,我们就输了。

在物理课中,我们会学到热力学第二定律,告诉我们有序状态的维持注定是需要耗费能量的。辨清事实、建设运转良好的理性社会,永远不会是最省力的路,也无法用最简单的情感来实现——而最简单粗暴、最不需要付出能量的路,通向谣言、混乱和社会的退化。

以己所欲,施于自然,远不是我们应该做的全部;如果我们对自己的情感和智力如此看重,如果我们对野生动物自由而野性的灵魂有真正的尊重,我们应该做更多——起码,我们应该了解真相,而不是盲目地投射自己的情感需求。

怎样做才更有益?

伟大的动物学家爱德华·威尔逊曾写过一本书,论证来自于自然荒野的人类具有天生的“亲生命性(biophilia)”。对野生动植物生命的本能喜爱,自然是我们保护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必要基础。

但是,在怀着这种情感的前提下,对野生生物及其环境的科学调查和研究才是我们制定合理的环境保护政策、推动有效的野生动物保护实践的真正基础。思考和讨论真相,是正确判断、解决问题、减少痛苦的必经之路。

今天,对大熊猫、雪豹等“网红”动物来说,野外种群的健康存续仍然受到诸多威胁,人类活动影响导致的生境破碎退化、家畜和流浪动物侵占领地乃至直接攻击、人兽冲突等等实际问题,都有待于公众深入了解和推动改变。

有了客观尊重的喜爱和衷心理性的关注,每个善良而有责任感的公民都不需要短暂的愤怒或是盲目的激动来点赞转发、实践正义。只要我们关心社会、环境和子孙未来,那么不需要错误的情感投射,我们也有全部的理由去保护这些美丽而独立的生灵。

生而为人类,我们最大的天赋是理性,我们的责任比简单的情感投射更大。人类文明的进步,必须是从每一点真相、每一个愿意思考的瞬间开始。

猫咪叼老鼠给主人是在报恩吗

策划制作

本文为科普中国-星空计划作品

出品|中国科协科普部

监制|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有限公司、北京中科星河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作者丨卢平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研究员

审核丨黄乘明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研究员

策划丨徐来

责编丨王梦如

文章来自互联网,只做分享使用。发布者:木子,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dingdanghao.com/article/142007.html

(0)
上一篇 2024-02-20 15:55
下一篇 2024-02-20 17:05

相关推荐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442814395@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公众号